TOP
國內工程機械核心部件仰賴舶來品 成本虛高
[ 編輯:admin | 時間:2012-11-29 08:59:00
| 瀏覽:865次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 作者: ]
近日的2012寶馬展上,“國產最大噸位液壓挖掘機”吸引了不少參觀者的駐足。不過,雖然冠以“自主研發”、“國產”,中聯重科000157.SZ)這款300噸挖掘機的核心零部件大部分仍為進口:發動機是美國康明斯的,液壓泵是德國力士樂的,閥門同樣采購自國外。
中聯重科這款型號為ZE3000ELS的挖掘機恰能折射出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現狀:大部分關鍵零部件依賴進口,尤其是大噸位、高端出口的產品。 核心零部件難以國產化,不僅意味著國內工程機械廠商受制于人,更意味著其整機成本虛高,面對巨大的成本下降空間而難以實現。 成本虛高 “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是全面性的,包括液壓、傳動、控制系統、發動機等。這是因為國內歷來對零配件重視不夠,重主機、輕配套。”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掘進機械分會會長俞琚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據業內人士向記者介紹,零部件大致占到整機成本的30%,若實現核心零部件國產化,整機成本將大幅下降。 以三一重工600031.SH)為例,其工程機械業務在今年中期的毛利率為36.5%,而中聯重科2012年中報披露的工程機械毛利率為32.5%。整機成本下降,對工程機械類廠商意味著巨大的盈利提升可能。 俞琚指出,液壓系統的進口依賴問題最為突出。作為工程機械的核心零部件,液壓元件目前的進口比例在70%~80%。 接受記者采訪的上海燕海液壓技術有限公司的銷售經理呂光華透露,三一、中聯這些行業巨頭對國外的液壓設備嚴重依賴,“基本不會采用國產件”。 液壓系統由油泵、油缸、馬達、閥門、油箱等元件組成。目前,可以實現國產化的包括油箱、15噸以下的閥門和油泵;終端用的油缸和馬達也已實現替代進口,但高端出口、30噸以上大噸位的要進口;此外,20噸以上的油泵90%都是進口,其中低壓泵已經可以國產化,但柱塞泵等高壓泵仍依賴進口。 山東臨工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由于國內產品的可靠性差,會影響整機效果和公司美譽度,其挖掘機的發動機、液壓泵、閥在90%以上都為進口。在油缸這塊,只有小挖掘機用的是恒立油缸601100.SH),大挖掘機仍是進口川崎的。“恒立油缸這幾年發展比較快,但和進口比還是有差距。” 俞琚也向記者表示,現在油缸由于相對簡單,已經有了突破,但目前泵和閥在工藝、材料、熱處理上仍然有較大瓶頸,鑄件的廢品率較高,清潔程度也不夠高。這是因為“我們光有人家的圖紙和設備,但工藝訣竅還需要自己摸索”。 每道工序差一點 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整個零部件行業“起不來”,和技術、裝備、工人素質等密切相關。“你到歐洲去看,廠房很破,設備也不見得有多先進,但是國外做的東西就是很精致。”詹純新認為,這是技術、工藝、工人操作形成的一個綜合性的問題。“誰來干很重要——每一個工序有那么一點不到位,就會大不一樣。” 一名從事進口國外零部件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國內的廠商拿到了國外原版的技術后會走樣,做出來的系統不是散熱不夠,就是拐彎過多。 “這和國內整個基礎工業技術水平較低分不開,在國內往往找不到完全符合標準的材料,而且國內本來的技術標準就低。”該人士說。 以45號鋼為例,寧波一家從事液壓元件制造的廠商告訴記者,國外的含鈦量可以非常精準,但國內的范圍則比較大,在0.3%~0.48%之間,穩定性差,給熱處理帶來了影響,導致了零部件壽命短、可靠性差。 上述進口商補充道,在一些細節的處理上,國內的操作也不夠細致。“比如說要做好液壓系統,前提就必須要做到完全的清潔,不然容易打壞元件,但在這個環節大家往往都不重視液壓管清潔器。” 山東隆源液壓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管理人員告訴記者,國內的鑄造技術、供應商達不到標準,做出來的部件有沙眼、疏松,給機器帶來了隱患。 這名人士還認為,和國外捆綁式研發和生產不同,國內企業在研發時都是各自為戰。“川崎做泵閥會和其他做電控系統的聯合研發技術,使產品性能最優化,分開做技術不協同,效果會差一些。”
他還表示,一些企業從2003年開始做泵閥方面的研發,但到現在也沒有產生效益,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央企、國企體制的制約,在人才引進和動力上都較為缺乏。 相關新聞
評論
|
熱門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