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魚縣陸溪鎮與赤壁市赤壁鎮都緊鄰長江,兩地隔著一條陸水河相望。2006年前后,為了方便兩地的經濟來往和汛期防汛人員、物資的調動,一個連接兩地的陸口大橋開始動工興建,該大橋成為兩地居民期盼已久的便民工程。該便民大橋動工興建至今已7年,雖然大橋主體早在三年前就已合龍,但兩邊的連接線仍然沒有接通,成為一座斷頭橋,希望通過本報吁請有關部門高度重視,早日修通大橋,為兩地百姓的出行提供便利,也為即將到來的汛期打通這一防汛通道。
兩岸居民盼大橋早日通車
嘉魚縣陸溪鎮,緊鄰長江,咸寧市一條主要河流——陸水河依境而過,匯入長江。隔著陸水河,陸溪鎮與赤壁市的赤壁鎮隔河而望。
1998年夏天,長江流域洪水肆虐,兩地防汛任務艱巨,然而因為兩地沒有橋梁直接連接,導致防汛物資調動、防汛人員往來不便。為打通咸寧市長江抗洪搶險通道,加強長江堤防建設,2001年前后,連接兩地、橫跨陸水河的陸口大橋建設項目提上計劃。一晃十多年過去了,大橋建建停停,至今未能投入使用。
61歲的李明志老人是陸水河上的一名船工,他看守的渡口就在大橋旁。長期以來,兩岸的人員物資往來,都要靠老人和他的那艘汽渡船。大橋建設過程中,老人還幫助施工隊運送過各種材料和施工人員,是整座大橋建設過程的見證人。
李師傅回憶說,大橋施工從2001年開始勘探鉆孔,建設進度較為緩慢,到2006年才開始打樁建橋墩,2008、2009年期間,大橋施工基本處于停滯階段,2010年大橋主體工程才合龍。但主體工程合龍之后,大橋建設又基本停了下來,到如今就安裝了大橋兩邊的護欄。
老人介紹,汽渡每天開放十多小時,每周需要往來擺渡車輛五六十臺。過往的人員則需要坐船工汪師傅的小船過河,高峰時,每天有二三十人過河。每到汛期,長江水位和陸水河水位低時,汽渡船還可以運輸砂石料和防汛人員,遇到水位高的時候,汽渡都不能開,防汛運輸要另想辦法。
“橋要是能開通,那是最好不過的事了。”看著已經服役23年的老汽渡船,老人希望大橋早日開通,這樣他和船都可以退休,“現在船老了,大車不能載,要載大車就需要換船。”
近日,記者現場看到,大橋嘉魚端有一條土路連接大橋,而大橋赤壁端,則無路下橋,橋面距離地面有十多米高。另外,大橋兩邊護欄雖已經安裝,但橋面鋪裝仍然沒完成,大橋處于停建狀態,現場不見施工人員。
大橋早日通車,不僅僅是李明志老人安享晚年的一個愿望,也是赤壁鎮八把刀村所有村民的殷切期盼,大橋開通不但意味著村民們以后到嘉魚走親戚更方便,而且到武漢也更加快捷。45歲的村民王錦其說:“通過大橋經嘉魚到武漢,比從赤壁經咸寧再到武漢要省不少錢和時間。”
大橋開通對于陸溪鎮的菜農無疑也將大大增加便利。陸溪口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漆學文介紹,該鎮的許多村組都有疏菜大棚,僅世石村二組有60畝大棚蔬菜,去年產量200噸,如果大橋開通后,菜品運往南方等地的話,僅這一個組每年就可節省在嘉魚和赤壁兩地繞道的運輸成本費用40萬元。“另外,交通方便了,許多項目就能在陸溪鎮落戶。”陸溪鎮一位領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