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吉林通榆縣投資2.92億元治理水務工程
[ 編輯:admin | 時間:2015-07-17 09:06:40
| 瀏覽:1064次 | 來源:中國市政建設網 | 作者: ]
近年來,在極度缺水又十分貧困的情況下,通榆縣委、縣政府以“生態經濟景觀”三位一體理念建設“生態經濟城市”為目標,把握國家和省市政策支持機遇,抓住難得豐水年景,全力實施“七大治水方略”,使全縣生產、生活、生態用水需求得到充盈而長遠的滿足。 多年來,通榆縣一度嚴重干旱缺水,十年九旱的缺水現實成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通榆縣境內3座大中型水庫中,興隆水庫和勝利水庫長年干涸,向海水庫在2011年最嚴重時,蓄水量縮減至設計庫容的1/10,作為世界A級濕地、國家4A級景區的向海濕地,特別是在2011年面積萎縮90%,面臨極度缺水甚至是濕地變“干地”的危險。城鎮地下可飲用水日益減少,居民飲水面臨危險境地。 從2010年開始,通榆縣委、縣政府針對嚴酷的水環境狀況進行全局性和長遠性地謀劃,綜合實施“七大治水方略”,取得了治水興水戰略的重大突破。 通榆縣實施“引洮分洪入向”和“引霍入向”工程 為從根本上解決向海濕地缺水問題,通榆縣實施了“引洮分洪入向”工程,即通過水利工程將洮兒河水引入向海水庫,2012年至今,為向海濕地及水庫供水2億立方米,同時高質量完成了“引霍入向”工程,為向海水庫及周邊濕地補水達3.3億立方米。兩大工程的實施,使向海濕地活力重生,向海水庫蓄水接近設計庫容,向海濕地水草日漸豐沛,生物多樣性得到恢復和發展,本已多年不見的東方白鸛、大鴇、白鶴、白頭鶴等珍稀物種又重回向海濕地。 通榆縣全力推進“縣城供水”工程 通榆縣借助哈達山水利樞紐工程,規劃建設“縣城供水”工程,將哈達山水利工程的支流水引入通榆縣城,作為城市用水。項目總投資2.92億元,目前,工程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可研報告已得到省發改委批復,初步設計已編制完成,目前正在積極籌措資金,預計今年開工建設,工程投入使用后,將有效保護地下水,并從根本上解決縣城今后相當一段時間的生產生活用水需求。 通榆實施文牛格尺河抗旱應急水源工程 為有效利用文牛格尺河季節性洪水的資源,通榆縣謀劃建設丹江濕地工程,通過攔蓄文牛格尺河水流,人工打造面積達100平方公里的濕地。目前,項目一期工程已經完成,滯留洪水1500萬立方米,形成了25平方公里的丹江濕地。2014年,吉林水利廳已經批復丹江濕地二期工程,批復資金3500萬元,工程現已進入招投標階段,預計2015年可完成二期工程建設。 同時,完成丹江濕地一期工程續建配套工作,利用縣級投資206萬元完成60米的第二道溢流堰建設工程。結合丹江濕地工程,通榆將大力發展濕地經濟,開發出5萬畝以上有機水田。丹江濕地2015年全部建成完工,將滯留洪水7000多萬立方米。 通榆啟動實施霍林河治理工程通 過實施霍林河治理工程,徹底治理霍林河225條堤壩及235公里河道,徹底解決近3900平方公里流域面積內的鄉鎮村屯防洪問題,同時,將向海3.1公里的環島防洪堤、6.3公里的縣城新防洪堤建設列入項目,打造縣城北部新的濕地公園,徹底改善向海、縣城整體水環境和生態環境。目前,該項目已通過水利部松遼委專家評審,2015年將開工建設,爭取當年投資當年竣工。 通榆啟動實施河湖連通工程 采取開挖溝渠的方式連通境內所有泡塘,達到貯存地表水、補充地下水、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工程共涉及向海、興隆、勝利3座大中型水庫和28個泡塘,總蓄水面積215平方公里,總蓄水量4.65億立方米。目前,一期工程已實現3個水庫全部蓄滿水和11個泡塘和兩個濕地的蓄水,總計貯存地表水4.45億立方米。 實施澇區治理工程 通過實施西南、邊蘇兩大澇區治理工程,有效降低洪澇災害帶來的損失,庇護50萬畝農田實現穩產高產,變澇區為豐收區。目前,該工程已完成規劃設計,已經上報吉林省水利廳,工程批復后即可爭取資金開工建設。 為從長遠和根本上解決向海濕地補水問題,在吉林省水利廳、林業廳和白城市委、市政府的積極協調下,通榆縣與相關各方成功建立起向海濕地應急供水機制,只要向海濕地出現缺水告急狀況,白城市政府將直接與上游察爾森水庫聯系,由察爾森水庫及時為向海濕地調水,確保向海濕地得到及時的應急水源保障。這一應急供水機制的建立,將有效確保向海濕地長期實現生態平衡。 通榆縣大力發展節水農業 通榆縣充分抓住國家實施節水增糧行動項目的有利契機,全力推廣膜下滴灌技術,譜寫了設施農業技術革命的新篇章。 不僅實現了節水70%的喜人效果,還在增產增收、節約成本、提高積溫、省工省時、改善耕作方式、方便田間管理等方面體現了強大優勢。“十二五”期間,省政府下達給該縣的任務是118.5萬畝,我們從通榆縣情實際出發,自我加壓,在省市的重視支持下,將膜下滴灌工作目標提高到150萬-200萬畝,甚至是耕地全覆蓋。三年來,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取得了推廣膜下滴灌工作的節節勝利。到2014年末,全縣膜下滴灌建設面積已達到100萬畝,實現年節水6400萬立方米。2012年,通榆縣以膜下滴灌技術為內容的節水增糧項目的實施面積、工程效益和建設標準均位列全省第一。 2012年11月,通榆縣被國家水利部授予“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縣”的光榮稱號。與此同時,我們針對在膜下滴灌推廣的實際工作中,電力配套跟不上、柴油機成本過高的瓶頸問題,深入研究探索新的滴灌動力,與安徽合肥工業大學、吉林省水務投資集團合作開發光伏發電節水灌溉項目,經過一年時間、先后三臺樣機的運行試驗,取得了光伏發電節水灌溉項目的成功,并且在試驗中充分實現了光伏發電節水灌溉項目投入成本低、運行成本低、管理方便、用途廣泛、節能環保等優勢,成功破解了節水增糧行動電力配套難的問題。 目前,通榆縣與吉林省水務投資集團合作,在通榆縣開發區投資1400萬元建設光伏發電節水灌溉設備生產基地,廠房已于2014年10月10日竣工交付使用。在破解井電配套問題的情況下,力爭到2016年,完成200萬畝膜下滴灌建設任務。 通榆縣經過幾年的建設,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總量達到849處,全縣25萬農民群眾全部喝上了安全衛生水。 通榆縣實現排水雨污分離 實現城市排水雨污分流,通榆縣建設了雨污分離排水管網系統,鋪設雨水管網29公里、污水管網30.6公里,實現了雨水流入河流湖泊資源化利用,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廠充分處理后再排放,保證了水體及土壤不被污染。 2014年,通榆縣將實施污水處理廠擴建和中水回用工程建設,待工程完工后,全縣日處理污水能力將提高到3萬噸,污水處理標準將進一步提升,最終實現水資源良性循環利用。 通榆縣實施河湖連通工程 合理調水蓄水河湖連通工程是吉林省委、省政府于2012年作出的重大治水興水戰略決策,主要是借助水利設施,通過工程措施將湖泡、濕地連接起來,把過境洪水資源和區域內灌區的灌溉回歸水存蓄,發揮眾多湖泡的調蓄作用。 該縣河湖連通工程主要是采取引霍林河、洮兒河、文牛格尺河水,將通榆境內28個泡塘貫通注水一并與向海、興隆、勝利三座水庫相連,解決通榆縣區域性水資源缺乏導致的湖泊干涸、濕地萎縮、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工程建成后,將從根本上解決由于缺水造成的湖泊干涸、濕地萎縮進而導致地下水位連年下降,十年九旱、土壤沙化、堿化帶來的諸多制約通榆發展的難題,打造草茂糧豐、漁興牧旺、水碧天藍、人水和諧的水環境,恢復通榆原生態的本來面目。 該縣河湖連通工程主要分為五條線路:一是由向海水庫為大肚泡、向海村保護區泡、付老文泡供水;二是由向海水庫通過現有幸福渠為興隆水庫供水;三是由興隆水庫為糧豐村漁場泡、四井子鄉林場泡、前復興屯泡供水。四是由興隆水庫通過現有興隆灌區干渠為勝利水庫供水。五是通過攔蓄文牛格尺河為數個泡群供水。 該縣河湖連通工程的相關舉措和成果 2012年,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要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區實施河湖連通工程,充分借助這一重大歷史機遇,本著先把水留下的原則,先行自籌資金1550萬元,新建和加固渠道18.5公里,建涵橋4座,截至目前,為11個泡塘、2座水庫實施蓄水(指勝利、興隆兩座從2005年就已經干涸的水庫恢復蓄水)。 進水情況。截至目前,通過河湖連通工程共貯存地表水4.45億立方米,其中,滯留過境水2.45億立方米,引進外來水2億立方米。通榆縣3座水庫總蓄水量達到2.45億立方米(與2011年相比新增庫容2.1億立方米),水面總面積達到89.8平方公里(與2011年相比新增水面總面積70.8平方公里),其中:向海水庫蓄水量達到1.98億立方米,水面面積達到65.3平方公里;興隆水庫蓄水量達到0.31億立方米,水面面積達到20平方公里;勝利水庫蓄水量達到0.157億立方米,水面面積達到14.5平方公里。 通榆縣通過河湖連通工程使全縣濕地總面積達到575平方公里,其中,新生成濕地總面積215平方公里(其中,良井子丹江新生成濕地25平方公里,霍林河流域新生成濕地面積190平方公里),恢復濕地總面積360平方公里(就是向海濕地恢復)。 預計到2016年,通榆縣河湖連通工程全部竣工后,全縣水庫、泡塘、濕地蓄水總量可以達到6億立方米以上,濕地面積將達到670平方公里。從水生態環境改善上講,按40%的回滲率,每年可為通榆補充地下水2.4億立方米,從而為發展200萬畝以上膜下滴灌工程提供充足地下水源保證,確保在實現全縣地下水利用的采補平衡的同時,地下水位有所提升。 預計到2017年,從發展濕地經濟上講,水產品產量將達到5000噸(新增加量為2000噸),葦田面積可達到600平方公里(新增加400平方公里)。開發水田面積15萬畝,其中有機水田10萬畝,三年后可年生產水稻1.5億斤。從旅游資源開發上講,基本形成以向海濕地、丹江濕地、縣城北濕地公園為支撐,集生態經濟、濕地風光、人文景觀相融合的旅游格局,真正把生態濕地經濟打造成為通榆經濟發展的又一支柱產業。 相關新聞
評論
|
熱門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