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北京3年內全市污水處理率將達90%
[ 編輯:admin | 時間:2013-07-30 15:14:42
| 瀏覽:1369次 | 來源:中國市政建設網 | 作者: ]
從8月1日起,全市范圍內將開展河湖水環境百日整治行動,主要對群眾反映強烈、問題突出、社會關注的20條段、200公里河道進行集中整治,整治完成后每天將減少28萬噸污水直接入河。昨日召開的“北京市河湖水環境百日整治動員大會”透露了上述消息。 重點整治涼水河清河等關注度高的河道 北京市水務局局長金樹東表示,8月1日至11月10日期間,全市將開展河湖水環境“治臟、治亂、治臭”百日整治行動,改變河湖環境臟亂差的面貌。 治臟,是指清理河湖垃圾渣土、打撈水面漂浮物;治亂,是指治理亂建違法建設、亂采砂石、亂倒垃圾渣土、亂排污水、亂捕魚、亂游泳等違法行為;治臭,是指治理向河湖違法排放污水,開展截污治污,加強污水處理廠和處理設施運行監管,增加河湖環境用水量,增加河湖流動,改善河湖水質。 根據整治方案,重點圍繞社會廣泛關注的涼水河、清河等河道,通過建設臨時應急處理設施、實施截流、優化挖潛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封堵違法排污口等手段,處理一批、截流一批、封堵一批入河污水,治理完成后每天將減少28萬噸污水直接入河。 同時,加強現有88座污水處理廠、800處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減少污水入河。北京市水務局還將利用生物制劑等技術手段改善河湖水質。 根據方案,9月底完成現有垃圾渣土、水面漂浮物清理工作;10月底完成應急污水處理工程、污水截流、違法排污口封堵;11月進入總結驗收階段。 3年內全市污水處理率達90% 在昨日的會議上,北京市水務局還發布了《關于加強河湖生態環境建設與管理工作的意見》(2013—2015年),提出到2015年基本實現“無垃圾渣土、無集中漂浮物、無違法排污、無明顯臭味、無違法建設”的五無目標。 意見指出,3年內將完成47座再生水廠、1290公里污水管線、484公里再生水管線建設,全市污水處理率達90%,四環以內實現污水100%收集處理。水利工程建設任務方面,3年內將完成1460公里中小河道治理,實現全市中小河道防洪達標。 此外,3年內還將完成“兩渠、十河”綠道建設,包括京密引水渠、永定河引水渠、南護城河、北護城河、涼水河、清河等。 2013年截污治污目標 ●完成涼水河、清河、蕭太后河、沙總排溝等河道17項臨時應急污水口治理工程。 ●完成涼水河、清河、西土城溝、南護城河等河道31處入河排污口截流。 ●深度挖潛清河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每天增加8萬噸處理能力,減少污水直接入清河。 ●汛后市水務局組織環保、水政、城管等執法部門封堵污水管網覆蓋地區清河等河道91個排污戶違法排污口。 百日整治涉及河道 土城溝 小月河 昆玉河 永定河引水渠 清河 涼水河 清洋河 南沙河 水衙溝 人民渠 運潮減河 天堂河 潮白河順義段 琉璃河 媯水河 湯河 東沙河 門城湖 刺猬河 洳河 密云水庫 官廳水庫 十三陵水庫 懷柔水庫 永定河盧溝橋攔河閘區 潮白河向陽閘庫區 北運河通州新城段 改善河湖水質技術手段 ●加強北海—中南海—筒子河、奧運湖、北護城河上段、上莊閘—翠湖濕地、永定河引水渠羅道莊段、玉淵潭進口閘、土城溝、朝陽公園、動物園、龍潭湖公園等重點區域水循環設施運行,改善河湖水環境,減少河湖臭味。 ●以河湖水質監測結果、天氣預報為依據,對河湖實施精確調度,加強河湖環境用水管理,充分利用再生水、雨洪水泄污蓄清。 ●利用生物制劑應急改善河道水質,減輕臭味。各區縣水務局、市屬河湖管理單位儲備河道水華防治生物制劑,根據河湖水質監測結果,及時施用生物制劑,改善河湖水質。 ■ 現狀 2307個排污口向河道直排污水 金樹東稱,隨著首都城市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持續增長,加之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河湖生態環境問題凸顯。 現在城鄉接合部河道的垃圾渣土“屢清屢倒”,河道兩岸和坑塘已經成為非法傾倒垃圾渣土的主要場所,河湖周圍洗車店、小飯館、小作坊隨意堆物,侵占河邊綠地、巡河道路。部分地區河道仍然存在盜采砂石現象,甚至在偷走砂石后倒入垃圾。在飲用水源區,游泳、釣魚、使用地籠、電魚等手段捕魚現象出現明顯反彈。 “特別是在雨污合流地區,遇到大雨,日常累積的大量垃圾隨雨水、污水排入河道。在沒有污水收集管網的地區,污水更是常年攜垃圾直排入河。”金樹東坦言,污水直排現象普遍存在。 一方面,由于部分地區規劃污水處理廠尚未建成,全市還有2307個排污口向河道直排污水,其中包括一部分單位和企業產生的污水不經任何處理就非法直排。 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地區城市建設超規劃預期,污水量持續增加,污水處理設施能力嚴重不足,導致污水直排入河或溢流入河的情況時有發生。此外,由于老城區和城鄉接合部地區沒有實現雨污分流,遇到大雨,雨水與污水混合直接入河。 ■ 驗收標準 河道水體透明度在0.5米以上 金樹東表示,11月1日至11月10日,北京市水務局將組織相關部門,依據整治標準對各區縣水務局和市屬河湖管理單位集中整治行動成果進行驗收。對未能按期完成整治任務的單位,通報批評,督促整改,限期完成并跟蹤復查。 根據方案提出的驗收標準,中心城、新城范圍內中小河道防洪標準達到20至50年一遇,重點鎮范圍內中小河道防洪標準達到10至20年一遇,其他地區中小河道防洪標準達到10年一遇。 方案要求,河道管理范圍內做到基本清潔,無廢棄物和吊掛物。河道管理范圍內的建筑物、構筑物立面應無明顯污跡,無亂貼、亂掛和過時破損標語。廣告牌、指示牌、宣傳畫廊、廢物箱、圍欄等設施應保持完好清潔。 綠化植物年保存率達到98%以上,無占綠、毀綠現象;草坪、喬木、灌木等植物,無病枝、蟲害、枯枝爛頭、枝體傾斜等現象。巡河路路面應保持平整、完好,無坑洼、破損,路基無塌陷。 在河道的水面上,方案要求保持基本清潔,每5000平方米水面內漂浮物控制在1平方米以下。此外,河道無未經批準的排水口;無明顯臭味,河道水體透明度在0.5米以上;河道行洪范圍內無影響行洪的構筑物,兩岸管理保護范圍內無未經批準的建筑物。 ■ 個案 清河再生水廠三期升級改造竣工 日處理污水58萬噸,但每日10噸污水仍無力處理;中下游修改規劃增污水處理廠遭居民異議 清河再生水廠三期升級工程項目近日竣工,日處理污水能力由15萬噸增至18萬噸。加上此前已運行的一期、二期,清河再生水廠日污水處理能力達58萬噸,接近1/3個昆明湖的水量。 但這仍無法阻擋大量污水直排清河。昨天下午,在999急救中心北側的清河排污口,污水嘩嘩地沖入河道,在棕綠色的河里形成一股股黃色的濁流,滾滾惡臭涌上橋頭,與此前相比沒有明顯改善。不少路人掩鼻而過,私家車主也快速關閉了車窗。 在污染最嚴重的清河中段,從2010年開始,夏季用水高峰期污水來水量為每日60萬-70萬噸,甚至超過清河再生水廠全滿負荷運轉下每日58萬噸的處理能力。無法被再生水廠接收的污水只能直排入河,一路散發著惡臭流向下游。 清河污水廠建成4年負荷即達極限 清河流域有3座污水處理廠,為上游的肖家河污水處理廠、中上游的清河污水處理廠,以及中下游的北苑污水處理廠,目前清河中游污水直排最嚴重。 水務部門負責人稱,清河污水處理廠一期2002年投入使用,處理能力每日20萬噸;二期2004年建成,具備同樣的處理能力。 此后,清河污水來量很快上升,2007年、2008年夏天污水處理高峰時已滿負荷運行。為此,曾增加了每日處理5萬噸的臨時處理設施。此后,擴建了清河再生水廠(原清河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日處理能力15萬噸,使清河再生水廠日處理能力提至55萬噸。 改造后每日10噸污水仍無力處理 2010年起,清河中段夏季用水高峰期污水來水量達每日60萬-70萬噸,超過再生水廠處理極限。處理不了的污水,一部分從雨水管線排出,造成污水直排。 清河再生水廠三期近期再次將日處理污水能力由15萬噸提升為18萬噸,同時清河一期、二期污水處理廠的出水品質也提升至再生水要求,使清河污水處理廠成為日處理58萬噸污水的再生水廠。但在夏季清河中段每日仍會直排污水約10萬噸。 實際人口比規劃服務人口增加100萬 清河流域的污水,基本都是周邊小區的生活污水。是什么原因導致污水廠的處理能力沒跟上排污能力? 此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水務局工作人員透露,清河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是按照《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中的規劃人口數量確定的。根據該規劃,清河污水處理廠按處理190萬人的生活污水并適度超前確定了建設規模。 “奧運會后,在清河流域,特別是清河周邊住宅增加很快,這兩年我們再次調查,該區域人口數達290萬,遠遠超過規劃中的預計。”水務局工作人員說,人口增加太快、配套卻相對滯后,是清河水質不佳的根本原因。“北京的人口提前10年達到了1800萬,可污水處理規劃還在按原來的城市規劃進行,這導致污水處理能力相對不足。” 綠地改建污水處理廠遭居民異議 而規劃問題同樣困擾著污水處理設施的新建。水務局人士稱,目前清河臭味比較大的是清河中游這一段,但隨著下游北苑等地小區日漸增多,污水來量就會上來,而北苑污水廠目前已滿負荷運行,“所以正在抓緊建新的再生水廠。” 目前,按照市政府批復的選址規劃方案,清河第二再生水廠位于朝陽區孫河鄉沙子營村西側,東至來廣營北路,北至清河綠化帶,西至現狀高壓線走廊,占地約36公頃。這塊地的原規劃用地性質為綠地,擬調整為市政基礎設施用地。 但這一選址目前收到了附近一些居民的不同意見,認為占用了本已建成供市民休閑的綠地,此外距離居民區、學校較近。隨著清河流域的逐步建成完善,想在新址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必然會面臨越來越大的難度。 【專家說法】 房地產連片開發不顧基礎設施承載力 “每批一塊地,對市政基礎設施的要求可能不大,但某地區批的地加在一起,影響就大了。”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總規劃師、現顧問總工王東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曾表示,近年城市開發熱情高漲,多方資金都集中房地產開發,造成某一個地區在短時間內迅速建成多個住宅小區,人口快速聚集,導致了規劃滯后于該地區人口增長速度的后果。 而目前,多個相鄰地塊短時間內集中開發成住宅小區的做法在大興、房山等區仍舊時興,這對當地的市政基礎設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王東表示,規劃部門應把經濟、社會和環境這三方面效益統籌考慮,每過兩三年,就該回頭看看規劃與落實的情況,看看是否綜合協調了這三方面。 相關新聞
評論
|
熱門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