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即墨市2020年前海綿城市建設面積約25平方公里
[ 編輯:admin | 時間:2017-06-19 17:35:41
| 瀏覽:62675次 | 來源:中國市政建設網 | 作者: ]
近日,即墨市通過《關于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根據方案到2020年,即墨市海綿城市集中建設區域至少包括城中片區、城東創智新區片區、城西國際商貿城片區、汽車產業新城片區4部分,占即墨城區規劃建成區四分之一面積。
即墨市城建局市政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海綿城市是通過一系列提高滯留雨水能力的措施,實現雨水吸排、凈化和循環利用的新生態模式。加快海綿城市建設是推進生態修復、城市修補的重要措施,可有效解決城市內澇、熱島效應、管線爆炸、路面塌陷、馬路拉鏈和城市蜘蛛網問題,將長期成為實現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途徑。2016年以來,即墨市在青島藍谷等區域大力推進海綿城市的規劃建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開端。
根據實施方案,到2020年,即墨市海綿城市集中建設區域至少包括四部分:城中片區、城東創智新區片區、城西國際商貿城片區、汽車產業新城片區,總面積約25平方公里,占即墨城區規劃建成區面積的25.4%。到2030年,完成規劃建成區面積的80%,總面積約128平方公里。其他區域的新改擴建項目也應按海綿城市建設標準及規范實施。
今年,在政府投資建設的公共建筑、道路、公園、綠地、廣場、河道等項目,舊城改造項目,重點功能區和特色小鎮建設項目中率先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相關要求,實施示范引領建設。將重點建設體育場、小學及幼兒園工程、營流路市政配套、城區休閑健身游園項目、墨水河龍泉河綜合整治工程等一批海綿型建筑小區、道路廣場和河道水庫,打造即墨市海綿城市的樣板工程。即墨市政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不同建筑形式,采取不同方式。居民建筑與小區采取屋頂綠化、雨水調蓄與收集利用、微地形等措施,提高建筑與小區的雨水積存和蓄滯能力。道路和地上停車場,則使用透水型材料和鋪裝工藝,改變雨水快排、直排的傳統做法;新建、改建道路可采取不設道路側石或對道路側石進行改造、增加雨水排放口等措施,將雨水引入綠地進行雨水收集、凈化和吸納。新建公園綠地、城市廣場將采取透水型鋪裝、小微濕地、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植草溝、水塘等分散式消納和集中式調蓄相結合的低影響開發設施。
相關新聞
評論
|
熱門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