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遼寧大連局地遭遇近50年最嚴重水災
大連57個鄉鎮受淹 近2萬人受災 全市緊急封閉道橋須經鑒定后開放 隨著暴雨結束,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昨日開始進入災情統計階段。記者昨日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了解到,全市所有水庫,要求在8月7日前,水位全部降至汛限水位以下。所有前期封閉的道路橋梁,必須經過由管轄權的交通部門的安全鑒定,方可恢復車輛通行。 水情信息緊張時一小時上報一次 經過幾天的高強度堅守,市防汛抗旱指揮昨日進入了正常工作狀態,記者昨日下午來到這里時,指揮部的工作人員難得地有了一會休息的時間,事實上,從7月份以來,這里就一直繃著神經,有很多人連續幾天不能合眼,一位工作人員疲憊地說,腳像踩在棉花上一樣。 防汛抗旱指揮部的工作是監控雨情、水情,不斷收集各地水庫及降雨等信息,然后會同有關專家進行會商,根據即時情況制定防汛預案的部門。 指揮部設立水情信息中心,通訊中心、大屏幕監控中心,通訊中心、災情統計部門等等。在8月3日的暴雨期間,全市所有水庫的信息需要一小時就要上報一次,隨時都要監控臺風的走向,全市可立即進行視頻會議,部署防汛方案。 從昨日開始,防汛指揮部開始統計災情,并要求每日進行災情的統計匯報,另外,還要統計受淹農田排澇情況,水利、交通、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的搶修情況,人員轉移安置的最新情況等等。 碧流河水庫泄洪量已經大幅回落 到昨日下午4時,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相關人士表示,碧流河水庫的泄洪量已經從最高時的3100立方米每秒,降至了1000立方米每秒,由于泄洪量的降低,對下游低洼地區的影響,有了非常明顯的緩解,一些地方的洪水正在消退。 但是1000立方米仍是一個不小的數字,指揮部表示,正常的情況下,碧流河水庫的泄洪量大約為600立方米每秒,由于碧流河水庫泄洪河道出現了險情,一處堤防損毀,因為仍在泄洪,目前尚未徹底修復,專家采用了一個臨時方案,對水庫泄洪以及附近區域的安全,不會產生影響。 指揮部要求,到8月7日前,要迅速采取措施,將所有轄區內的所有水庫的水位降至汛限水位以下。 所有前期封閉的道路、橋梁,必須經過有管轄權的交通部門進行安全鑒定后,方可恢復車輛通行。 首席記者王繼富 數字 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表示,截至昨日的災情統計是,受淹鄉鎮57個,村屯381個,18547戶居民被淹,19154人受災,69萬畝農田被淹,將近萬畝果園、10萬畝設施農業被淹,320米國道、將近8公里省道、將近500公里的村路、571座橋梁、130公里河堤損毀,2座水庫發生了不同程度的險情。目前,高新園區、旅順口區、甘井子區還沒有災情報告。 碧流河水庫潰壩警報解除 昨日13時,記者從碧流河水庫管理局了解到,洪峰已安全度過,上游最大來水量從每秒3500多立方米,降至每秒500多立方米,水庫危機暫時解除。這也標志,如果近兩日不再出現強降雨天氣,碧流河水庫就安全了。 碧流河水庫最危險的時刻出現在8月4日3時,水庫管理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當時洪峰以每秒3500多立方米的速度通過大壩,上游來水量達到近50年來的最高值。洪水如脫韁的野馬沖出閘門,迅速將大壩外左側的河道堤防沖塌。“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情況,河道堤防一塌,很快洪水就會倒灌回來,影響到大壩的安全。”而碧流河水庫一旦出現潰壩,后果會如何,這是所有人都不敢想象的。所以在這危急時刻,省市兩級領導坐陣水庫,一線指揮,打響了碧流河水庫保衛戰。 指揮部調集了大批公安民警、武警官兵與駐軍部隊,并運送來大批每塊重達數百公斤的石材,搶險人員花費近10個小時,在坍塌的堤防上搭起了一道擋水石墻。在此過程中,一家附近的石料場還主動拉來數十車石料,免費提供給救援人員。經過軍民們的共同努力,終于確保了水庫的安全,有效地減少了洪災損失。 首席記者翟丙軍 攝影記者馬萬冬 普蘭店洪水還沒退 災情為50年最重 記者探訪城子坦安置點:百年老街為何頻遭水患 晨報訊(首席記者翟丙軍) 昨日,記者在普蘭店市受洪澇災害最嚴重的城子坦鎮看到,洪水仍然未退去,半座鎮子還泡在水中。據當地抗災指揮部工作人員介紹,這場水災為普蘭店市近50年來最嚴重的一場水災。 此時,正是莊稼成長、蔬菜成熟的季節,一場水災,讓當地農民損失慘重,在普蘭店部分受災嚴重的村莊里,一些農民可能要面臨顆粒無收的困境。當地農業部門已經做好準備,一旦洪水退去,將立即組織村民投入恢復生產。但直到昨日,受海面大潮與上游仍有來水的因素共同影響,一些受災村莊里的洪水水位尚未有明顯降低。一些居民擔憂,自家的房屋長時間被浸泡在水里,可能會讓房屋變成危房。對此,當地政府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待洪水退去后,他們會組織技術人員,對受災居民的房屋進行安全性測試。 攝影記者馬萬冬 記者繞路涉水探訪被洪水圍困的普市源發村 村莊成孤島 橡皮艇上陣運送食物 普蘭店市城子坦鎮源發村是一座大棚村,村民主要種植黃瓜,是市里掛牌的“大棚黃瓜基地”,現有蔬菜大棚372座。這座村莊于8月3日接到洪水預警,8月4日被淹后交通中斷,至今仍處于被洪水包圍的“孤島”狀態。昨日下午,記者通過繞路、涉水,最終艱難進入了這座村莊,近距離感受到了受災村民所面臨的困境。 大水圍村 村民在自家屋頂過夜 王金山瞇著眼坐在被太陽曬得暖烘烘的柏油路上,看14歲的孫子在小水洼里用網捕魚。田玉枝在嘮叨丈夫不要把抽剩下的煙屁股隨手亂彈,萬一彈到別人身上燙著了怎么辦?王利剛光著腳站在柏油路上,對著幾個鄰居眉色飛舞地吹噓自己在喝了半斤白酒后,如何熟練地駕駛著摩托車在國道上飛馳,并鎮靜自若地從交警眼皮子底下逃過了檢查…… 這是源發村一段正常的午后時光,唯一不正常的是,村莊里超過一半的房屋此時正泡在洪水里。8月3日,村民接到預警,可能要有洪水來襲。8月4日清晨,村干部挨家挨戶動員,要求大家撤退到村子里的高處。8月4日中午,滾滾而來的洪水漫過了農田,到了當天下午,超過一半的房屋已經變成了水房。然后,通往村里的公路被淹,交通中斷。 現在,源發村只剩下幾座小山與一小段公路還保持干爽,其他地方一片汪洋。村民們夜晚住宿在自家屋頂上,白天則三三兩兩聚在公路上聊天,或者回到自家院子里結網捕魚。村里的幾眼水井悉數被淹,電也停了,村民的手機因無法充電而陸續關機,到昨日下午,大部分村民已中斷了與外界的聯系。 食物來源 靠橡皮艇運進村子 這座村莊因為緊鄰碧流河水庫與紅旗水庫,每到大的汛期,水庫一放水就會被淹。所以,村民們面對洪澇災害時,顯得比別村更為平靜,這一次也不例外,當洪水的消息到來時,村民們并沒有選擇逃離村莊,而是躲到高處靜靜等待。在他們過往的經驗里,洪水來得快,去得也快。 “最多淹一天,第二天水就退了。”王金山說,但是這一次,王金山的老經驗似乎不起作用了,一天過去后,村子里的水位還沒有下降的跡象。于是,村民們心里有些發慌,一個是擔心房屋與大棚長時期浸泡后會坍塌,另一個更迫切的擔憂那就是沒有水和食物。 洪災發生后的一天多時間里,村民每人只領到了兩瓶礦泉水、兩根火腿腸和一袋面包,這點食物對于平常吃面條都論盆兒的村民們來說,實在是還不夠塞牙縫。于是,他們急于想知道外面的情況,洪水啥時能退?救援物資啥時能來? 昨日清晨,有村民涉水去鎮里打探了一下,帶回來一個爆炸性消息。這位村民說,鎮里救災點的食物與礦泉水堆成小山,物資一點都不緊缺。由此村民們便覺得,外面送進來的救災物資可能已被村干部給私吞了。 村里的副支書老劉出現時,馬上就成了被村民圍攻的靶子,大家紛紛質問他,面包、火腿腸和礦泉水哪里去了。老劉想解釋,但村民七嘴八舌,搞得老劉有些插不進去話。后來老劉急了,就詛咒說自己要是多吃一口就爛嘴,多喝一口就爛嗓子。這個詛咒,終于讓村民稍稍安靜了一些。但不信任的情緒依然在彌漫,村民們仍在追問救災物資到底哪兒去了。 “路都斷了,面包根本就送不進來嘛!”老劉攤著雙手說,“從昨天到現在,我就接到兩橡皮艇吃的,全都發給你們了,不信你們到村委會去搜,看看還能不能再搜出一根腸。” 針對老劉的說法,記者現場電話聯系到了當地救災指揮部的總指揮,進而確認了老劉真的沒說瞎話。據這位總指揮介紹,洪災發生后,當地政府曾組織車輛往源發村運送過物資,但最終因為道路中斷而沒能成功。 “現在只能用橡皮艇往里面運東西,可我們只有兩艘橡皮艇,這兩艘橡皮艇主要還在擔負著搜救被困群眾的作用,畢竟救人是第一位的。不過從現在的情況看,鎮里基本已經沒有被困群眾了,所以接下來就是全力以赴往源發村運送物資。”這位總指揮說,事實上就在記者打電話時,已經有一艘橡皮艇,滿載著食品與礦泉水送抵了村口。 聽到這個消息后,老劉顧不得再和村民分說,匆匆招呼著幾個村民小組長,跑到村口去搬運物資了。 大棚被淹 372座大棚全在水里 由于橡皮艇不再擔負救人職責,而是專門運送物資,所以到了傍晚時分,源發村的食物與飲用水也開始一點點充足起來。村民不再為餓肚子而擔憂了,可牢騷卻依然存在,最主要的牢騷點是,這次洪澇災害讓村民的財物損失太嚴重。 “房子被淹了,炕也塌了,家具都變形了。”村民潘麗說,“再泡兩天,房子估計也沒法住了。”除房屋內的損失不小外,農田里的情況也讓村民振奮不起來。 “水稻、玉米全泡完了,大棚也保不住了。”副支書老劉跟村民有同感,作為一個遠近聞名的大棚村,這里共有蔬菜大棚372座,如今已悉數被淹沒在洪水中。老劉本身也是大棚戶,他給記者算了這么一筆賬:“里邊的菜苗全損失了,一座棚的苗錢約2000多元,大棚上的草簾子全泡壞了,一座棚的草簾子錢約6000元,大棚的土墻全泡壞了,重壘一道墻得花10000多元。” 粗略算下來,平均一座大棚損失20000元左右,而這筆錢,幾乎是一座大棚一年的全部收成。“一場水下來,我們一整年就白辛苦了。”同樣也是大棚戶的王利剛說。 “作為村干部,我們只能跟村民講,要服從大局,為了讓全市人民能喝上咱們的碧流河水,有時候咱們該奉獻就得奉獻。”老劉說,“但是這話講多了,村民也不愿意聽,畢竟誰家損失誰心疼,所以有時候當個村干部也很不容易,兩頭受堵,咱只能站在中間作難。” 漸漸的,夜幕降臨下來,食物也分發的差不多了,一些吃完了飯的村民開始趁著最后一絲光線,涉水回家,上屋頂睡覺。記者也結束了采訪,離開村莊,由于停電,遠遠回望,村莊漸漸被夜色所籠罩,顯得十分寧靜。 源發村進入了它正常的夜晚時光,唯一不正常的是,村莊里超過一半的房屋此時仍泡在洪水里。 首席記者翟丙軍 攝影記者馬萬冬
(責任編輯:呂陽) 相關新聞
評論
|
熱門文章
|